再見洞洞館

2010073114:51

 

        

拼貼洞洞拼貼記憶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再見洞洞館

 

第一次進去洞洞館,是2003年的台大杜鵑花節,由於女兒就讀人類學系,我們就到洞洞館參觀,我們對古物有點興趣,看得興趣盎然。可惜那一年拍的照片,因為電腦更新不慎流失掉了。當時也沒有料想到洞洞館會有拆除的一天,所以我們關注的重點比較放在杜鵑花,直到今年有洞洞館將要拆除的新聞,我們才注意到。這又牽涉到新與舊的衝突,很難取得平衡點。

    女兒讀了一年人類學系,就轉到外文系,所以之後的杜鵑花節,我們都把重心放在花身上,因為外文系根本沒有一個專門系館可以參觀。女兒人在美國,知道這個消息感到遺憾,畢竟是進出一年的地方。她透過網路知道那些拆下來的洞洞可以買,於是訂了一個大圓形,一個小方形的洞,要我們去取回來。07.19,我們頂個大太陽,到已經動工拆除的洞洞館,買到大圓、小方各一個,很重,辛苦地扛回來,同時扛著這種有趣建築「成住壞空」的宿命。

    在洞洞館裡外照了些相,在此po上算是紀念!

    我的感覺是:夏天不是個說再見的季節!

 

 

 

洞洞館在樹木掩映之中。


拿走冷氣,洞更多了!


工人正賣力切割,由於困難度高,失敗率相對增加,要找到完美的

洞洞並不容易。


靜默中,聆聽光線與洞洞對話。


年輕學子來來去去,曾經的喧嘩是否還迴盪在洞洞之間?

 


我們留住的大圓與小方。


貓也好奇這兩個「古物」裡,藏了些什麼?


也許成為花花草草的家,是另一種宿命。

 

 

關於洞洞館

常識】在網路上取得一些資料,轉錄在此,讓大家對洞洞館有點認識:

       位處台大前校門左側,43年的歷史,成品字形三合院式配置的校園古蹟建築,現為哲學系、人類學系及農業陳列館.由於牆上一個洞一個洞的特殊外觀,台大師生取名「洞洞館」. 建築最大的特色即為利用陶管穿洞所形成的預鑄外牆遮陽版。其實真正的洞洞館應為中間的農業陳列館,它是張肇康先生設計,民國五十二年完工。張先生以綠釉陶管穿洞的外牆版,滿足了通風、採光、遮陽、隔熱之機能需求。洞洞牆質樸的外觀,兼具傳統、鄉土、現代、古典及中西合壁的多重美學意含。此外整棟建築的空間尺度、比例權衡、細部處理、材質色彩等,在張先生的指揮棒下,作了一次精緻的交響表演。而洞洞牆在室內所形成的特殊光影,也提供了展覽陳列的最佳場所。(取自http://gloriac55.spaces.live.com/blog/cns!B7AA11D4A17CCFA8!3209.entry)

 

〔記者陳怡靜/台北報導〕如何向一棟房子說再見?台灣大學師生昨在校內舉辦別開生面的建築告別式,他們穿起黑色服裝、擔任送行者,「洗淨」牆面琉璃瓦、「拆卸」建築內裝、手持釘槍和電鑽做最後的「妝點」,每人再獻上一朵花,向承載師生五十年回憶的「洞洞館」說再見。

拆除前 師生最後的獻禮

洞洞館是台大知名的建築物, 泛稱在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年間落成的農業陳列館、哲學系館與人類系館三館,其中最早落成的農陳館由建築師張肇康設計,哲學系館與人類系館則為後人仿照。張肇康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系,曾與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合作建案。

三座洞洞館組成中國傳統建築的ㄇ字型外觀,也被稱為「洞洞館三合院」,最大特色在於牆面上的洞洞,每個洞都鑲嵌進筒狀琉璃瓦,將現代材質融入中國傳統建築中。

為建設新的台大新人文館,哲學系館與人類系館將於今年七月拆除,原址重建新大樓。

由於洞洞館承載了台大師生五十年的回憶,曲終樓拆,師生十分不捨。台大歷史系校友、藝術家施昀佑因此發想「洞洞館計畫」,透過建築的告別式,「淨身、妝點、告別,就像禮儀師為往生者清洗大體、仔細妝點,讓朋友瞻仰最美好的遺容。」

施昀佑和另名校友藝術家劉偉申號召超過百名師生與義工,從今年一月開始,先清洗洞洞館外觀,拆卸內裝後的管線與石綿瓦、取下玻璃後的窗框成為展示品,長期受灰塵與黴菌侵蝕的外牆面也恢復潔淨,屋頂的隔熱磚成了綠地上的步道地磚。

「然後,才能了無遺憾地告別。」施昀佑在創作理念中自述;劉偉申也說:「選擇這種寧靜的告別,將建物保存在人們心中,被記住的是牆、窗、結構、工法,是穿透琉璃瓦的暮光,也是它卸下重擔。」(自由電子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