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寰宇圓夢】-1「吹」出生命的樂章

2016020120:57

【小序】《寰宇圓夢》這一系列文章,是我在國語日報的《小作家月刊》上刊載的採訪性作品,刊登日期從92年8月到93年11月,每月一篇,報導十多位特殊的人,他們為了圓夢,開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小舖。那些小舖,有的已經吹了熄燈號,有的還屹立著。剛好接到市民管樂團的表演訊息,回頭來看看我當初的採訪,想想,就在部落格裡「重播」,也許可以啟發一些人朝著理想走!可惜當時數位相機還不普遍,用傳統相機照,現在很難一一找來,就以文字為主吧,圖片則湊合湊合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【寰宇圓夢】-1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吹」出生命的樂章


一個青澀少年,從他拿起小號(Trumpet)吹出第一個音符起,就注定了他這一輩子與音樂(特別是管樂),要合演一齣「悲歡離合」的戲碼。戲裡的青澀少年,蘇世文,當年就讀於師大附中,如今,已是「台北市市民管樂團」的團長,統領一百多名團員。他們平日吹奏音樂自娛,必要的時候,登上舞台,以精湛的演奏水準娛人。一個業餘的音樂團體,能達到這樣的水準,我們不禁要問,他,是怎麼辦到的?要知分明,就讓我們「戲說從頭」吧!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股狂熱,無師自通
 
讓我們走入時光隧道,回到蘇團長的少年時代,那時沒有所謂的才藝班,喜歡音樂、美術的孩子,只能自己摸索。蘇團長的祖父曾經是八音團的團長,父親會彈吉他、吹口琴,可能是遺傳了音樂的天分,他自小喜歡各種音樂。高中時參加學校的樂隊,負責吹小號,那股與生俱來的音樂狂熱甦醒了,和幾個同學無師自通,常常一起練習;後來巧遇顏天樂神父,顏神父熱心地指導過他們。
那時候的樂隊,要負責學校的升降旗典禮時演奏國歌、國旗歌,另外,國家有重要慶典時,也要代表學校參加,那可是光榮的任務。幾張泛黃的照片,留下當年的英姿。如此快樂地吹吹奏奏,過了四年(因為對音樂太投入,所以多讀一年)與音樂為伍的日子,大學卻考上沒有樂隊的淡江大學,怎麼辦呢,這個狂熱的音樂小子?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外校打游擊,青春不留白
 
那個年代,有音樂系或樂團的學校很少,蘇團長要讓自己的音樂細胞繼續發燒,只有到處打游擊,台大有個交響樂團,文化大學設有音樂系,它們都成為他切磋技藝的好去處。因此,他的大學生活,依舊在充滿音樂的世界悠遊,甚至登台當槍手!
話說當時有個世紀交響樂團,是由廖年賦先生所領導。有一次他們為兒童團員舉辦公演,缺一個小號的吹奏者,蘇團長只好拔刀相助來「裝小」,縮著身體,混在一群小學生當中,完成這次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暫向音樂說「拜拜」,成家立業去
 
拿著小號到處打游擊的快樂少年郎,大學畢業了,蘇團長的人生進入一個重要的轉棙點,他不得不暫時向音樂說再見。因為他要當兵,接受軍中嚴格的訓練;退伍後,還要爲前途打拚。那個時候的台灣,正是經濟要起飛的關鍵時期,雖然沒有喊出「拚經濟」的口號,所有國民卻都爲打造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著,當然少有閒情逸致去「玩」音樂。在這種大環境的潮流中,蘇團長只好暫時塵封起小號,跟著大家「拚經濟」。
蘇團長先在一家大企業裡上班,十年後決定自己開業。他與太太都是喜歡聽音樂、看電影的人,於是決定經營和電影相關的店。隨著錄影帶、影碟片的發明,人人都可以坐在家裡看電影,一家家錄影帶租售店如雨後春筍般,在大街小巷開張。不過為了招徠顧客,店裡的片子走的是流行路線,洋片幾乎是好萊塢的天下,歐美許多有水準的藝術片都看不到。有鑑於此,蘇團長他們要開個「影碟柑仔店」,就是專門販售好的影碟片,不管是東洋西洋,也不管是哪一類型的影片,在他們店裡應有盡有,所以有許多戲劇系、電影系、舞蹈系的師生,或是電影的行家,都成了他們的老顧客。當初在取店名的時候,他們為了符合「柑仔店」貨品「齊全」的特色,特別取名「奇詮」,的確,他們進口許多別處找不到的影碟,簡直是包羅萬象,曾經有瑞典人、義大利人上門來「尋奇」哩!他們夫妻倆對電影文化懷有深深的使命感,非常簡直用心經營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好康逗相報,管樂一家親

為了成家立業,蘇團長暫時塵封起樂器,但是他對音樂的熱愛並沒有塵封起來。當孩子準備學音樂時,他認為小號比較難學,就讓大兒子學小號,還特別送去葉樹涵老師那裡學(老大現在為音樂系學生)。後來小兒子開始學音樂,他學的是長號(Trombone)。聽兒子們吹奏,蘇團長的音樂細胞也跟著蠢蠢欲動,他突發奇想,希望家人可以合組一個銅管五重奏,於是他改吹低音號(Tuba),接著鼓勵太太吹法國號(F.Horn),另外找一個朋友吹小號(五重奏裡需兩隻小號)。
剛開始,他們在辦公室的地下室練習,有同好知道了,自動加進來,接著,好康逗相報,一個帶一個。不知不覺這個管樂家庭膨脹到四十多人,地下室已經塞不下,只好向中正國中借活動中心使用,同時向文化局申請立案為「台北市市民管樂團」(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入,不限台北市民),並由康倫彰老師擔任指揮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粉墨登場,人氣旺旺
 
這來自各行各業的樂團,不但越來越多人,連演奏的水準也越來越好,好到可以粉墨登場。他們的第一次公演,是在國父紀念館(2000.8),近九成的觀眾給他們很大的鼓勵與迴響。2002年2月,他們在新舞台舉辦首次售票公演,幾乎滿座。那時,康老師已是樂團總監,另聘沈明尚老師擔任樂團指揮,這說明整個樂團更有組織了。令人高興的是,每次公演完,就會有不少同好感動到成為樂團的一份子,因此,樂團的膨脹速度更快,成為百人大家庭,其中有六十多歲的阿公阿媽,也有十歲的小朋友,團練的場地也固定在雙園國中的綜合大樓。
古人說: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,這句話最適合用在市民管樂團了,從蘇團長一個人對音樂的愛好,到一家人共同學習,再到親朋好友相招來合奏,不正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嗎?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栽培新秀,照顧弱勢團體
 
市民管樂團已有多次公演的經驗,除了單獨的音樂會,他們也在一些活動中參加演出(見演出圖表)。最難得的是,他們有幾個特色,值得我們讚許。例如他們會購買國內外的原版樂譜並首演,有機會也發表國內青年作曲家的管樂作品,藉此推廣優秀的管樂作品。他們還結合社會與網路資源,建立相關網站及資料庫,讓社會大眾參考。
另外,公演的時候,他們總會照顧到一些弱勢團體,贈票讓這些團體的成員,能夠聆賞音樂之美。像伊甸、心路、喜憨兒等團體,都曾是座上賓。今年八月在國家音樂廳的公演,甚至由導盲犬協會協辦,讓視障朋友由導盲犬引入音樂殿堂,人與犬共同聆聽樂曲,這真是一場別具意義的音樂會。
市民管樂團的宗旨之一:「推廣音樂活動,進而帶動愛樂風氣,美化社會。」蘇團長年少時的音樂狂熱,「吹」出他自己的生命樂章,也引領許多人「吹」出他們的生命樂章,更引領社會大眾「聆聽」美好的生命樂章。
但願這些樂章永不打烊...(93.01《小作家月刊》)